- · 《教育界(基础教育)》刊物[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征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收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数据[05/28]
教育界坑人的3大名言,流传极其广泛,很多家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教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其中流传着无数的名人名言。对后人的学习有着相当的警示和激励作用。 即使是那些泛滥的鸡汤文,虽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至少也能抚慰一下受伤的心
教育,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其中流传着无数的名人名言。对后人的学习有着相当的警示和激励作用。
即使是那些泛滥的鸡汤文,虽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至少也能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给予人们希望和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类“名言”,看起来极其正确,也特别容易使人相信。但这些所谓的“名言”,在逻辑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却偏偏有无数人相信。
等他们醒悟过来后,通常已经为时过晚,失去最佳的补救机会,徒留下无尽的后悔,其中,这3句所谓的“名言”就是典型。
l
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
这句话源自于德国哲学家尼采,原话是“金子埋在哪里也会发光”,后被教育界普遍应用,认为只要学生自己要求上进,在哪里都无所谓。
被奉为至理名言的这句话,坑害了无数人。这句话在逻辑上是站不住的,它只强调了主观因素,却完全忽略了客观因素。
“孟母三迁”明确告诉人们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已经道尽了一切。
相同资质的学生,一个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一个在超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要不了几年,2人之间的差距将无法弥补。
同样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个直接进大厂,另外一个进入小公司,三年下来,2人同样会天差地远。这同样是因为环境的关系。
不同的平台代表着不同的资源,也代表着不同的学习环境,更代表着不同的人脉和前景。一定程度上,这些外部条件比本人的努力更重要。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事实上,环境足以改变一切,好的环境能把石头变成美玉,而糟糕的环境即使是金子,起到的作用还不如黄铜。
l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的。但估计陈老先生也没想到这句话会流传得这么广,影响这么大。
首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可能是全才,总有不擅长的地方,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意义也非常明确,有的学生,在某方面怎么教都无用。
朗朗和杨振宁如果坐在一个教室里,音乐老师会发现朗朗是天才,物理老师会发现杨振宁是天才,而普通老师只会认为就是两个平常学生。不是每个学生每样学科都可以学得非常出色。
其次,老师要面的是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细致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
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再昂贵的私立学校,也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量身定做一套教学体系。至少目前的教育资源还没有充沛到这种程度。
把学生没有学好全部归结于老师的无能,本质上是一种推脱,是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孩子本身的问题全部甩锅给老师。对老师极其不公平。
相信这句话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老师损失名誉,学生损失未来。家长,老师,学生全部都成为输家。
l
等孩子开窍就好了
这也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句话。相当一部分家长都会这么说,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还没开窍,等他开窍了就好了。
有没有突然开窍后成绩突飞猛进的学生呢?有,数量还不少。但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在没有开窍前,也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的学习,尽管成绩不好,尽管很吃力,但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在奋力拼搏。
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原因。所谓“开窍”,并非一种突然行为,无论是智力发展,乃至理解力或者逻辑能力,都是一种线性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开窍”本质上是一种厚积薄发,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需要的是不断努力,完成量的积累,从而实现质的突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已经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未见过什么都不干,随便划划水,然后突然一天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然后一飞冲天的现象。这不科学,也不可能发生。
通常情况下,那些虽然资质平平,但从不放弃的学生,很多最后都“开窍”了,然后凤凰涅槃,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突破。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zonghexinwen/2020/071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