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书山有路教有常法课堂教学与学生学情的探讨

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12: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供图 在教育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很多人一定很熟悉,这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甚至成为一些教育专家评课时的口头禅。很多年轻教师总想让自己的教学“教无定法

作者供图

在教育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说法,很多人一定很熟悉,这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甚至成为一些教育专家评课时的口头禅。很多年轻教师总想让自己的教学“教无定法”。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特别是悟性不好的年轻教师为了达到“教无定法”,非常努力,却出现“无法教”或“教无法”状态,即在一节课怎么上的问题上陷入苦恼;其主要原因是误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陷区。其实书山应是有路的,一节课应该怎么上也有一定规律,即“教有常法”。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一位成功的教师,他的课堂应是有个性的。一节课就是一件艺术品,像是一首诗、一幅画,既有诗情更有画意。教师上课要有激情,有时候又像是在写散文,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实际是在返璞归真中见功底;有时候,讲课又像是写意画,挥墨泼毫,云来风转,回味无穷。这样,学生听课就不易走神,学生在享受中学习才最有效果。

事实上,怎么上一节课的常法,首先确定好教学目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节课中计划将学生带到哪里。如果你的学生需要到哪里去,作为教师都不明确,那么,学生肯定也不明确。更不用说要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到达。只盯在脚下,肯定走不远。如果想走得更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教学目标的确定也一样。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单元甚至课程、学科教学目标去考虑,最终达到从育人目标出发的目的。

重要是了解学情

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具有严谨、热情的教学能力,既具有教书人的良好品格;又具有育人者的高尚风范,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奉献精神;还应具备较高的个人觉悟,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水平和实干精神。这样的教师才是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教学中,教学目标指向学生,最终实现也是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先搞清楚学情,知道学生在“哪里”,如果连学生在哪里都不知道,只追求学生到哪里,肯定是没做到“知己知彼”,这样何谈有效教学呢?更不要说高效课堂了。在了解学情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差异,如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同时也应重视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对学情的影响。

合理利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决定这节课应该怎么上,上什么内容。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现代教材不仅仅指平常所说的教科书,应大胆借助互联网,现代工业成果,要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再完美的教材编排都有缺陷,面对学情不同的学生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不同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选择甚至删减。

能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准确掌握学情,巧妙利用教材就是怎么上一节课的“常法”。对这种课堂规律进行本质探寻就一定能避免在一节课怎么上的问题上陷入苦恼。

一节课怎么上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上好一节课是一节课怎么上的更高要求;需要在“教法”上用功夫,“教法”很多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法,即“无定法”。作为教师的发展过程,不是跳过“教有常法”探索“教无定法”的过程,而是先走进 “教有常法”,然后淡出“常法”,逐渐进入“教无定法”的境界,这个过程还要一定注重“得法”。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qikandaodu/2021/0223/679.html



上一篇:创造心流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下一篇:略议教育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 | 教育界(基础教育)编辑部| 教育界(基础教育)版面费 | 教育界(基础教育)论文发表 | 教育界(基础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教育界(基础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