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界(基础教育)》数据[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收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征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刊物[05/28]
母语和外语:究竟哪个更重要:对我国近30年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母语和外语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目前却已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痼疾,它不仅关乎汉语的正确使用与传承,而且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素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母语和外语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目前却已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痼疾,它不仅关乎汉语的正确使用与传承,而且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素质的未来走向。事实上,由于近3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过度重视外语轻视母语,已经导致全社会汉语水平明显下降。
笔者任教于北京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但在批阅学生论文时,却极少看到辞章雍容、气韵酣畅、情理兼备的文章,倒是文不对题、逻辑混乱、词不逮意者比比皆是。例如:“人浮于事”这个词并不生僻,特指“单位里冗员过多”的现象,但一位研究生竟用它来形容年轻人的轻浮浪荡,这令笔者很吃惊,遂请另外两位研究生也来解释该词,不料答案竟基本一致;尤其让笔者震惊的是,虽然这三位来自不同高校,但本科所学却同为“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显然,有些研究生对汉语词汇的把握,似乎仍停留在望文生义的阶段。
可见,汉语水平的低下,已成为我国高校乃至中小学教育的通病,此类影响所及,便是整个社会汉语水准的持续堕落,其中最突出的症候之一,就是“词汇”的贫乏、乱用与跟风。
例如:在当下青少年口语中, “然后”一词几乎成了“口头禅”,似乎舍此即没法连贯语句、开口说话;再如:近年很流行“一直以来”这个说法,但“一直”乃“始终”之谓,这意味着你已经把一个事物盖棺论定了,它怎么还会有“以来”呢?显然,这是个错误用法;又如:“之前”一词必须在具备前提条件的情形下方可采用,但目前也被滥用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再如:“不得不”这个词仅表示某人“被迫”干什么,但现在却常被等同于“必须”来用——诸如“一个不得不说的……”之类的句子就不时现身于各种媒体,甚至在学术论文中亦有蔓延之势。
此外,“非常”作为一个形容词和副词,原本主要用于表达对某些罕见事物的感受,意为“特殊的/异常的”或“十分/极/很”等,但眼下却被大众和媒体滥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不少人张嘴就是“非常如何”,甚至还有“非常不错、非常良好、非常非常”之类的荒唐用法。试想:假如一个事物的状态仅仅是“不错/良好”,那它还谈得上“非常”吗?反之,如果一个事物已经“非常”了,那它又如何再“非常”呢?事实上,汉语中描述“程度”的词汇甚多,足以让人细致界定事物之“善恶/美丑/好坏/轻重/强弱/缓急/深浅/浓淡……”然而无论针对“何种程度”,很多人却均以“非常”一词以蔽之,甚至某些号称“国嘴”的电视主持人亦不能免俗。可见,当下大众语言的贫乏和混乱,的确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当一个社会连词汇都无法正确使用时,可见该社会/民族之语言状况已变得何等窘迫!追本溯源,这实在应当归咎于我国学历教育和职称评定体系的荒谬——近30年来,无论是考研究生还是评职称,对汉语都没有严格要求,但同时却强制所有人都得考外语,而且差一分都不行。在这个厚此薄彼的“指挥棒”驱使下,人们只能走向重外语轻母语的歧途。
我国对外语的过度重视,源于1983年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所作的“三个面向”题词——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系改革的决定》中,又正式将此提法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此后,外语教学先是被提前到小学甚至幼儿园,进而又被确立为所有学历考试、乃至职称评定的门槛。应当说,官方初衷良好,但好的动机并没有带来好的效果。
事实上,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学子们的大量时光都被那些个冠冕堂皇的外语考试所攫夺,这当中尤数“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害最重——致使学生们罕有时间研读母语作品。在此种教育模式钳制之下,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能力只能徘徊于“母语勉强应付、外文凑合了事”的恓惶状态。问题在于:就我国当下、乃至今后可预见之未来而言,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根本用不着外语,这意味着他们从小就花费于此的巨量功夫几近白费。试想,如果花同样时间来习练母语的话,十几年间又该背诵多少诗词、阅读多少名著、修炼多少文章呢?!设若长此以往、代代相沿,那我国民众之汉语水平又该是何等境界!更重要的还在于,汉语可是每个中国人天天都要用到的交流工具啊……
显然,在既往语言与学历教育体制中, “过度重视外语、轻视母语”的模式,已经给全社会造成了极大伤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其负面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qikandaodu/2021/0128/631.html
上一篇:我们来编《新华字典》
下一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