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界(基础教育)》数据[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收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征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刊物[05/28]
产业界与教育界如何联手推动乡村振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科教大省,全省产业界与教育界联手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力。如何加强产业界与教育科技界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产业
江苏是农业大省,也是科教大省,全省产业界与教育界联手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力。如何加强产业界与教育科技界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产业振兴,关键是要解决好乡村振兴人才问题、产业振兴的科技瓶颈问题、教育科技界与产业界有效对接问题。
乡村振兴人才哪里来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乡村振兴根本所在。推进人才振兴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有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江苏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试点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接受免费教育培训的农民总数累计260万人;经农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总数4.42万个,家庭农场经营比重提高到36%,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总数达1142个;农民合作社8.95万家,拥有73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组织职业农民培训,能够有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一是定向委培。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三定方式,委托大专院校定向培养具有学历的本土农业农村人才。2010年,张家港市率先开展,几年来,该模式正由点到面推广、逐步放大效应。二是大学生村官。省里推行“定制村官”培育工程,从高中毕业生中定向培养有志于农村工作的青年大学生。目前,全省已招录“定制村官”906名。三是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2004年,江苏启动实施“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设立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去年,资助1102名高层次人次到苏北地区开展创新创业。探索推广“兴村特岗”,在每个村创设2个兴村特聘岗位,优先选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创业。
引导工商企业家下乡。工商企业家下乡,带来理念、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等先进要素,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引导工商企业家投入乡村振兴,要优化基层的软环境建设,出台税费、用地优惠政策等,让他们有利可图,建立与当地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
支持城归、海归人员下乡。这些人,大部分都有眼界、有技术、有资本,也有经验。从2011年起,江苏启动“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引进计划,将现代农业作为五个重点引进领域之一,对引进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3年内给予300万元~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1000万元~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对引进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资助,目前已引进了一批团队。列入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到农业企业创新创业的人才,给予20万元资助。2016年启动“苏北发展特聘专家”选聘工作,鼓励苏南各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服务苏北发展,为苏北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战略规划、科技咨询、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2017年完成了第二批300名“苏北发展特聘专家”选聘。当前,要进一步创造条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产业园区、加工园区等大力引进城市返乡人员、海归人员,还有退休退伍人员,充分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
增强“科技镇长团”和各类专家团队功能。200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行“科技镇长团”试点,10年来累计从全国5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选拔5228人次到基层挂职,共签订产学研合同1.8万项,已成为人才与科技创新的品牌工程。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02个科技创新团队,长年奔波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
产业振兴的科技瓶颈是什么
产业振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创新不够、转化不足、供需脱节,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不强。推进产业振兴,重点要抓好“四个突破”。
突破品种。品种创新是产业振兴的源头,要明确质量第一的强烈导向,无论是在品种选育、还是推广应用工作中,都要突出优质、多抗等要求。
突破品质。品质是优质优价、提升效益的基础,真正消费者信得过的高质量农产品不愁销。要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质量农产品;按照不同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特色产品、营养健康农产品。
突破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宣传营销、企业诚信的综合体现。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各类协会、联盟和企业在品牌创建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一批“苏”字号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要创建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讲好江苏农产品品牌故事,推动射阳大米、高邮鸭蛋、东台西瓜、阳山水蜜桃、碧螺春茶叶等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大品牌。要充分利用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省农洽会等平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国家和省级品牌创建推介,自主开发或嫁接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大品牌”“名品牌”。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qikandaodu/2020/1119/594.html
上一篇:“台湾爱迪生”邓鸿吉:发明家必须懂得赚钱
下一篇:儒商大会2018在济南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