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界(基础教育)》数据[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收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投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征稿[05/28]
- · 《教育界(基础教育)》刊物[05/28]
掘金“机器人教育”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人工智能的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人工智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机器人教育”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在全球机器人教育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欧美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申光星的“百星机器人”独家引进韩国清州教育大学机器人课程体系,将教材翻译、梳理后,改良成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培训课程。
机器人教育现状
在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拿着机器人零部件,正在组装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个孩子吵闹。三两个人一组,大家都忙于手里的活计,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一行人的到来。这就是申光星的创业项目“百星机器人”直营校区的课堂现场。
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搭建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了解到了编程的乐趣,因此机器人教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图 / 百星机器人创始人 申光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历经20多年的发展,机器人教育已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模式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然而,机器人教育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是个方兴未艾的新热词,目前尚未得到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学基础教育课业过重,过多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很多孩子死记硬背,这样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硬盘,使得很多孩子的大脑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让孩子养成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节奏日益加快,素质教育纵深推进,而机器人教育恰恰是通过创意无限、启迪智慧的学习“做机器人”的课程,恢复孩子充满灵感、想象丰富、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天性。机器人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开发想象力、提升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方式重在培养个体的能力和素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见效。因此,机器人教育是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和学生共同付出时间和耐心的长期工程。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创新实践性、前瞻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未来的社会是属于有科技热人类,机器人教育或是一片蓝海。
多学科综合教育载体
2013年10月,申光星作为国际学校的校长去韩国一所学校进行考察。孩子们的专注和学习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其后来创业埋下了伏笔。
这是申光星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教育,他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孩子通过合作要完成一个机器人,不仅要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还要向同学介绍用了什么结构零部件、电机、哪种传感器等,可以锻炼孩子综合能力以及科学审美。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学习的综合教育载体。于是,2014年5月,申光星创办了“百星机器人”。
他认为,无论是机器人教育,还是其他学科,其本质都在于教育。结合“STEAM教育理念”,再加上他有10年教育工作经验,从学校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以及常规教学管理,到家长委员会的运营管理,每个环节他都轻车熟路,这也是申光星创办教育培训品牌的信心所在。
百星机器人教育的核心技术和课程体系来自韩国。代表韩国最高科技水平的韩国科学技术院,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科学院和韩国清州教育大学联合打造出了这一科技成果。由KAIST金钟焕博士(1995年提出FIRA全球机器人足球 比赛)牵头的两家高水平权威机构的科学家、教授和其他专业人士基于STEAM课题型教育模式,研发出了本项目的软硬件设备和课程体系。STEAM教育主要 由五大要素构成: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学(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
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在韩国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教育领域占有最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并在2013年由北京星世达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引进中国。整合在韩国十多年发展过程中总结的最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星世达在国内教育行业发展中所积累的最优良的教育团队以及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形成百星机器人教育的核心价值。
文章来源:《教育界(基础教育)》 网址: http://www.jyjbjb.cn/qikandaodu/2020/1030/566.html